top of page

醫治新冠肺炎特效藥

2025 年 4 月 7 日

鄒醫生發表了有關醫治新冠肺炎特效藥的文章:

早兩個星期,有一位伯伯,在家裏做快測發現自己 COVID-19 呈現陽性,就到來我們旺角天一醫務所求診。由於病情輕微,醫生建議治療病徵並觀察。兩三天後,病人回來複診,病徵已經顯著改善。豈料,病人家屬其後致電醫務所,怒斥我們為何沒有給伯伯處方醫治新冠肺炎的 「 特效藥 」Paxlovid!姑勿論在 20253 月還在做新冠檢測的意義何在,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清楚知道這 「 特效藥 」 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當政治與利益凌駕科學之上


實質效用存疑


2025 2 28 日發表於 《 美國醫學會網絡開放期刊 》 (JAMA Network Open),針對加拿大安大略省超過 160 萬名 65 74 歲成年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nirmatrelvir/ritonavir) 對已接種疫苗的長者,並未顯著降低住院率或死亡風險。


Paxlovid 最初在未接種疫苗的高風險病人中能顯示療效,但在已接種新冠疫苗、已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或曾感染過新冠的病人中只有些微效果甚或完全無效。儘管如此,當年美國政府仍積極將其推廣為實證治療!事實上,Paxlovid 未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正式批准,僅憑一項用於未接種疫苗人群的實驗 EPIC-HR 而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EUA,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試問當年或現在,有多少人是從未接種過新冠疫苗、未接種過新冠疫苗加強劑或未曾感染過新冠疾病呢?


理解 Paxlovid 背後的數據


藥廠聲稱 Paxlovid 可 「 消除高達九成住院率 」 的說法,讓我們認真看看:


相對風險與絕對風險 (Relative vs. Absolute Risk):Paxlovid 的緊急使用授權基於 89% 的相對風險降低,但絕對風險降低僅為 6%


未接種疫苗人群 (Unvaccinated Population) :療效數據僅來自未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仕。


數據分類問題 (Data Classification Issues)2022 年春季約 90% 的所謂新冠住院乃係是因其他原因入院但檢測呈陽性的患者,而約 75% 的新冠死亡是帶有新冠而非死於新冠的。


EPIC-SR 研究的爭議


EPIC-HR 研究結果於 2021 12 月首次發布,藥廠當時透過新聞稿宣布這項研究的正面結果。這些數據成為 Paxlovid 獲得 FDA 緊急使用授權的主要依據。


相比之下,EPIC-SR 研究在同一時期進行,但其結果直到 2022 年中才正式發布。值得注意的是,先前 EPIC-SR 研究因 「 無效性 」 (Futility) 而提前終止,即是說 Paxlovid 未能達到預設的療效。隨著方案修正,EPIC-SR 研究終於在 2022 年中才發表,一如所料,數據確認了絕大多數 COVID-19 病人無需服用 Paxlovid 的事實。可是,這延遲發布 EPIC-SR 的結果,經已導致舉世購入了無數的 Paxlovid 處方給無辜的病人!


顯著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儘管各國政府、藥廠和所有醫療團體廣泛誇大其安全性,Paxlovid 確實有多種副作用:


味覺異常 (Dysgeusia):高達 58% 的患者經歷持續的金屬或苦味。


藥物相互作用:Paxlovid 是一種強效的 CYP3A4 抑制劑,與多種常見藥物相互作用,包括:他汀類藥物 (橫紋肌溶解症風險)、某些抗心律失常藥物 (致命性心律失常風險)、抗凝劑 (出血併發症風險)、免疫抑制劑 (毒性風險)、某些精神科藥物(鎮靜或血清素症候群風險)。


反彈效應:約 10-15% 的服用者會有 「 新冠反彈 」,即症狀在初步改善後再次出現,病毒載量增加。


胃腸道不適:例如腹瀉、噁心、嘔吐和腹部不適。


肝毒性:肝酵素升高和潛在肝損傷風險,特別是在已有肝臟疾病 (包括脂肪肝) 的病人中。


成本效益和公共投資


Paxlovid 每療程價格幾千港元,而世界各地政府亦分配了大量資金作補貼。但由上述數據推敲,將 Paxlovid 用於整個社會,其成本遠超效益。


Paxlovid 給世人的教訓


在廣泛採用任何醫療措施之前,有關當局須進行嚴格的隨機對照實驗。


向公眾解釋研究結果時,應要區分相對和絕對風險降低這兩種數據。


增加醫療決策中利益衝突的透明度,也就是要告知公眾,批准使用這類 「 特效藥 」 的高人究竟能得到多少眼前及將來的利益。


針對最可能受益的病人群體進行治療。


對高成本的醫療措施,要求高質素的成本效益分析。


公共衛生政策必須獨立於政治權力及商業利益的影響。


最後,讓大家來說句公道話,你覺得我們的醫生沒有給這伯伯處方 Paxlovid,有沒有專業失職?

 
 
 

Recent Posts

See All
身教的力量

2025 年 4 月 11 日 鄒醫生在香港文創薈撰文分享了作為父母如何以身作則教導小孩。 如有興趣,可在 < 香港文創薈 > 網頁閱讀有關文章。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