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進入熱帶慎防瘧疾

報章訪問 - 鄒重璂醫生接受有關瘧疾之訪問。

瘧疾(Malaria)是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常見於氣候溫暖的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大部分本港瘧疾患者都是由外地感染,該病亦屬於須向衞生署呈報的疾病。由於發病初期徵狀類似感冒,潛伏期由一星期至數月,因此容易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嚴重者有機會致命。要預防染上這可怕疾病,大家在進入熱帶地區前或回港後,應按醫生指示,完成抗瘧疾藥物療程,旅途期間亦應做足防蚊措施。 徵狀類似感冒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Plasmodium)屬寄生蟲所致的疾病,甚少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染病;最直接染病的方式,是被瘧蚊(Anopheles)叮咬所致。雌性蚊子因叮咬受瘧疾患者而受到感染,當蚊子再叮咬其他人,其體內的瘧疾病毒便會傳給他人,令被叮咬者染上瘧疾。若不小心地輸入受瘧疾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品,或共用受污染針筒,則可能間接傳播瘧疾。瘧疾發病初期,患者會出現頭痛、胃口欠佳、輕微發燒、疲倦、肌肉疼痛、時而發燒時而發冷等類似感冒的病徵,但不會流鼻水及咳嗽。由於這病可經由不同的致病瘧原蟲種類而感染,所以潛伏期變化甚大,一般要待一星期或一個月後才出現病徵,有時甚至長達數月,令人防不勝防! 把握黃金機會 瘧疾屬全球死亡人數高企的疾病之一,究竟有何方法減低致命的風險?天一醫務所醫務總監鄒重璂醫生表示:「瘧疾不難醫治,關鍵在於時間的把握。由於瘧疾初期病徵跟感冒相似,若病人沒說出過去半年內的旅遊經歷,醫生有可能忽略瘧疾這個致病因素,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他補充,一旦醫生懷疑病人有患上瘧疾的可能性,驗血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至於治療方法,患者必須遵從醫囑,服食抗瘧疾藥物或其他支援性治療,以徹底根除體內的瘧原蟲。目前,抗瘧疾藥物副作用較低,大家大可安心遵醫囑服用。

做足事前準備 現時並無預防瘧疾的疫苗,服食抗瘧疾藥物是重要的預防方法。鄒醫生說:「已發展國家及地區現時不存在這類瘧蚊,世界衞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不時更新瘧疾蚊的全球分布。前往瘧疾高危地區人士,在出發前一星期,要按醫囑服食抗瘧疾藥物,返港後,亦要繼續服藥4至6星期。」

他解釋,由於部分品種的蚊具抗藥性,醫生必須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所發出的指引,為旅遊人士提供適當的藥物。由於瘧疾屬傳染性疾病,旅遊人士最好諮詢傳染病醫生、旅遊醫學的相關醫生、衞生署港口衞生處的專業意見。

當抵達高危地區,防蚊措施不能掉以輕心,如穿着長袖衣服及長褲、使用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蚊怕水或蚊怕膏等。時刻做足防蚊準備,方能減低患上瘧疾或其他疾病的風險。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黎劍華 

鳴謝:天一醫務所醫務總監鄒重璂醫生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